

每天坐下的第一件事
祈祷没有它们
…

库存的规划,主要是针对运营人员,尤其是新手运营和正在考虑创业的小伙伴。毫无疑问,运营人员在Amazon店铺经营中,发挥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:需要对接上级、财务、采购、开发、客户、Amazon…那么对产品制定库存计划主要是根据哪些方法原则去考虑的?可以怎么结合这些思想、方法将库存规划落到实处(数据跟进!日报!周报!月报!!!MMP)?
- 新品测试期(对自己的产品尚未有十足把握,少量库存)
- 新品推广期(产品基本没问题,需要助推,计划推广数量是底线)
- 销售成长期(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,不容易被瓜分,重在不断货的数量)
- 产品衰退期(竞争对手的强势介入,客户消费心理的变化等原因,时刻盯着排名,销量趋势预测备货量)
- 流量突变期(平台活动、节日、推广等突然带来产品的流量爆发,提前计划,同时根据产品目前表现,提前追加库存)
通俗一点:“xxx, 好好盯着你的库存啊!!!别又断货了!”
逼格一点:对产品进行实时(每天)盘点,当产品库存量超出制定的范围或临界点,就需要及时的制定备货/清货计划。
2. 定期规划
通俗一点:“xxx, 根据最近30天的销量,赶紧看看目前的库存量够不够卖了,不够了及时下单!”
逼格一点:规定统计的时间,对此时真实库存进行盘点:对本地仓库,亚马逊仓库,运输途中的真实库存量等盘点。同时,需求量变化大但可以预测的产品进行规划。
3. 储备资金限额规划
通俗一点:“这批货成本能控制在10万左右,咱就开搞!”
逼格一点:规定产品最高储备资金定额,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产品的产品库存资金量,直接关系到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周转速度,必须要控制库存量以保障运营的正常运转的情形。

这三种方法,其实都来自我们生活的缩影,只是稍微逼格的帮大家梳理了下。接下来,我采用定量库存规划的思路,做了一个库存规划表供大家参考。

产品的综合指标
这里我们总结了最基本的三个原则,即:利润>0、有长远计划、符合大众心理。
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平均净利润(毛利润:你卖一件衣服,这件衣服的进价是20块钱,你卖了50块钱,那么30就是毛利润;净利润:用这件卖出的衣服赚的30块钱减去这件衣服所均摊的租金、水电费等所剩的利润,简而言之,就是你带着5块钱做生意,1年后,你带着6块钱回老家,1块钱就是你净赚的)。
至于广告,推广的利润,则是分别按照10%广告费支出和平均佣金35计算所得利润,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入即可。
这里的X日均销量是根据当前日,往前X天所取的平均销量,后续也可以按照定期规划的思路备货,根据当前的X日平均销量,备足下一批货至仓库。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天天盯着销量变化,比较适合产品销售稳定期。
当前总销量:目前所有售出数量
亚马逊端库存量:当前亚马逊端真实的库存总数
本地端总库存量:当前本地仓库总库存数量
当前累计问题数量:当前出现问题的产品累计总量
历史库存总量:采购总量
总成本:当前所有产生交易的成本、本地仓库和FBA仓库的产品总货值。
总利润:当前该产品的总毛利润。
ROI: 总收入*100% / 总成本,这个值越大于1,则这个产品的投入越划算,产品初期也不适合重点关注这个指标,产品成长期需要关注这个指标是否稳健,如果长期下滑,甚至低于1,那这个产品也就不值得重点投入了,因为带来的价值,已经无法覆盖所投入的成本了。
异常率:无法销售的数量*100% / 采购总量,这个指标可以给多方面的指标异常进行参考,比如ROI,当ROI较低时,可以考虑降低总成本,总成本中的一部分无法售出的数量,没有带来直接的收入,导致收入减小,整体ROI降低。因此,可以在后台下载相关报表(退货等),了解是哪些地方导致了产品不可售。
1.实时备货建议:当4天范围内有两天的当日备货建议为需要备货时,即会触发主页面的备货提示,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修改触发时间。
2.销售天数预估:根据当前的一些数据,预估当前库存是否需要备货。
3.节假日剩余天数:提前备足库存,迎战旺季。

断货空窗期
2. 出库数:当日所有售出数量及不可售数量。
3. 入库数:从供应商处采购的数量、发货数量、两个仓库的库存数量